內容介紹
- 一、再生工藝技術發(fā)展歷程
??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工業(yè)化文明進程,潤滑油的使用日漸廣泛,而對廢潤滑油的回收再利用活動也隨之展開??v觀國內外廢潤滑油的再生利用歷程,大致可將廢潤滑油再生的工藝技術分為以下幾個階段:
說明:
1、參照國際上對潤滑油基礎油分類方法,我國將基礎油劃分為:I類:中石化、中石油集團所屬煉化企業(yè)采用“老三套”工藝生產;II類:采用全加氫(臨氫催化、加氫精制、加氫裂化)工藝生產;III類:采用天然氣等原料合成生產。
?。病凑窄h(huán)保部2011.7.1頒布實施的“國家環(huán)境保護標準HJ607-2011之《廢礦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術規(guī)范》之9.1.3規(guī)定“不應使用硫酸/白土法再生廢礦物油?!?/span>
?。?、“第四代”的全加氫工藝技術目前在德國、美國有多家企業(yè)采用,但存在催化劑(昂貴)壽命短、生產周期短、對廢油回收分類要求高、主體設備及附屬設施投資巨大等特點;而且國內目前尚沒有成熟的工業(yè)化運行裝置,故預測在國內再生行業(yè)不會普遍采用。
?。?、采用“第三代”工藝技術可生產出符合I類標準的基礎油,而I類基礎油在國際市場占有率為60%以上,國內市場占有率65%以上,是用量大、應用廣泛的基礎油;而且再生過程僅有少量的含油污水產生,基礎油收率高、設備投資不大、工藝技術成熟、自動化程度高,是當前及今后我國廢潤滑油再生行業(yè)的主流工藝技術。
二、“旋風閃蒸-薄膜再沸+雙向溶劑抽提”工藝流程
后 精 制 工 藝
該工藝流程目前成熟、穩(wěn)定應用于安徽國孚潤滑油工業(yè)有限公司的2萬t/a工業(yè)化裝置。
“旋風閃蒸-薄膜再沸+NMP雙向溶劑抽提精制”2萬t/a工業(yè)化項目主體裝置
三、核心技術及裝置
1、偏心熱管換熱器(專有技術)
??采用煙氣(600-800℃)對流、循環(huán)與偏心熱管換熱工藝技術,可避免廢潤滑油加熱升溫時局部過熱、裂解、焦化,從源頭讓基礎油成分的質量。
2、廢潤滑油高溫降解凝析循環(huán)蒸餾工藝技術(申請?zhí)枺?01110432973.9)
3、旋流閃蒸-薄膜再沸式熱管蒸餾器(發(fā)明專利,ZL201110441885.5)
4.一體式升降膜蒸發(fā)器(發(fā)明專利,ZL201310090040.5)
四、環(huán)境保護
1、加工產生的尾油渣油、輕組分油、抽出油均作為工業(yè)燃料油副產品出售(我公司后續(xù)項目將可全部收購這些副產品)。
2、本工藝技術對原料廢潤滑油不需進行預處理;不采用硫酸、白土,故沒有“廢渣”排放。
3、全部裝置及附屬設施全部密封,尾氣收集高溫焚燒(進加熱爐助燃)處置,生產中沒有“廢氣”排出。
4、原料廢潤滑油中一般含水3%左右,這部分水在再生加工中會被蒸餾冷凝出來;另外在后精制方案二中汽提工序也有2~3%的蒸汽水冷凝出來,這兩部分含油污水經曝氣浮選后,一般可排入園區(qū)污水管線,經污水廠集中處理達標排放。
五、產品質量
主產品基礎油的收率主要視原料廢潤滑油的情況而定,一般好的為4S店廢機油,差的為海運船舶柴油機油。
一般采用本工藝技術生產的產品收率(按原料不含水計算)如下:
輕質工業(yè)燃料油 5~10%
重質工業(yè)燃料油 8~15%
基礎油 70~83%
①采用后精制方案一的產品質量符合:中石油(Q/SY44-2009)潤滑油基礎油之HVI類150SN標準。
?、诓捎煤缶品桨付漠a品質量符合:中石油(Q/SY44-2009)潤滑油基礎油之HVI類100SN、200SN和350SN標準。
六、關于國孚
2008年成立的國孚公司,矢志于清潔可再生能源和環(huán)境保護為己任;
科技部《科技型中小企業(yè)創(chuàng)新基金》和《科技型中小企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投資引導基金》的支持;
安徽省和安慶市將該項目列為《戰(zhàn)略性新興產業(yè)》;
國家工信部將該工藝技術列入《工業(yè)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目錄(第一批)》及國家資源再生利用重大示范工程;廢礦物油再生示范基地;安徽省企業(yè)技術中心;安徽高新技術企業(yè)。
七、推廣轉讓
本工藝技術目前已轉讓江西國孚潤滑油工業(yè)有限公司和河北國孚石油制品有限公司,這兩家公司的3萬t/a項目將在今年年底全部建成投產。
關于轉讓:
①全套工藝技術使用權許可轉讓,原則上一省轉讓一家(特殊省份除外)。
?、谵D讓采取入股方式,一般占股份25%左右。
③單獨轉讓雙向溶劑抽提技術許可使用權的,收取轉讓費,也可采用入股方式,一般占股份10~15%。
轉讓內容:
?、倏裳袌蟾妗h(huán)評報告
?、谌籽b置工藝設計
③裝置工程設計
?、苋藛T培訓實習(國孚工業(yè)化裝置)。
⑤指導建立實驗檢測分析室。
⑥裝置調試。
⑦ 輔導國家稅收政策落實。